TOC指的是總有機碳含量,也就是以碳的含量來表示水中有機物的總量,結果用碳的質量濃度表示。碳是一切有機物的共有成分,水中的TOC值越高,就代表水中有機物含量越高,可用此項結果作為評價水質有機物污染的指標。 TOC的測定有很多方法,其中涉及到的測定原理各有不同。但無論有多少不同,多多少少都逃不開利用二氧化碳和總有機碳含量之間的對應關系,接下來,就請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 TOC測定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加熱氧化法、紫外照射-過硫化氫鹽氧化、OH自由基氧化法。目前實驗室使用的測定儀都有使用這三種方法的儀器。這三種方法的具體原理如下: 1、加熱氧化法 此法是在高溫下燃燒水樣中的有機物,使其轉化為二氧化碳。假設使用此法的溫度控制得當,催化效果良好,那么利用此種方法將會是三法中氧化效率相對高的那一個。 加熱氧化法是在小型燃燒爐中加入待測水樣,將溫度加熱至600-980℃時,利用鉑金屬作催化劑氧化有機污染物,得出二氧化碳含量,利用對應關系,獲取TOC值。 但由于該方法只允許進樣量0.1ml,需在進樣前將水樣均勻化且通過濾膜過濾后測定,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。 2、紫外照射-過硫酸鹽氧化 該類方法是用紫外光照射含K2S2O8的混勻水樣,從而得出相對結果。 利用這種方法,大顆粒物不能完全氧化,氧化效率容易受到水樣中有機污染物形態(tài)的影響。而UV光只能放出少量的O3,對水樣的氧化實際上作用并不十分明顯,且對技術人員要求較高。但由于此法的測定儀相對價格低廉,目前使用率和普及率相對較高。 3、OH自由基氧化 此法的原理是利用O3和NaOH在反應室內生成的OH氧化劑氧化較大量水樣的有機污染物,從而得出結果。 應該注意的是由于本法腐蝕性較高,雖然可以有效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,但應對流路系統(tǒng)多加關注。 無論是哪種方法,基本原理都是氧化水樣中的碳元素。但一般而言都會將N、S、P等元素一應排除在內,結果中不包含N、S、P等元素的有機物含量。在測定過程中還要盡可能照顧到人身和儀器雙方的狀態(tài)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。
|